欢迎访问南通德智体能拓展有限公司官网!


关注成长
开学危机频发:为什么假期作业,会成为这些孩子的催命符!
- 分类:案例分析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19-09-06 15:50
- 访问量:
【概要描述】晚上十一点多,我点开四川成都的一个家长发上来的视频。视频里,一个男孩躺在地上,一动不动。一个男人,应该是孩子的父亲,一会儿在地上打滚,一会儿趴在孩子的身上,喊着“幺儿”,悲恸地大哭。
开学危机频发:为什么假期作业,会成为这些孩子的催命符!
【概要描述】晚上十一点多,我点开四川成都的一个家长发上来的视频。视频里,一个男孩躺在地上,一动不动。一个男人,应该是孩子的父亲,一会儿在地上打滚,一会儿趴在孩子的身上,喊着“幺儿”,悲恸地大哭。
- 分类:案例分析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19-09-06 15:50
- 访问量:
娃的世界咱要懂 每天弄懂一点点
1
晚上十一点多,我点开四川成都的一个家长发上来的视频。
视频里,一个男孩躺在地上,一动不动。
一个男人,应该是孩子的父亲,一会儿在地上打滚,一会儿趴在孩子的身上,喊着“幺儿”,悲恸地大哭。
一个女人,应该是孩子的母亲,跪在孩子的身边,低垂着头,一动不动,亦无言语,任由长发遮住了她的脸。
一个三口之家,以最惨烈的方式,猝不及防地出现在我的眼前。
隔着屏幕,那对父母的悲痛铺天盖地向我袭来,我感到无法呼吸,关掉了视频。
据成都的那个家长说,这场悲剧发生在四川眉山。
13岁孩子没有完成作业,受到了父母批评,从20楼跳下来了。
8月31日,开学前夕,福建也有一个学生跳楼身亡!疑因学业问题引发家庭矛盾。
打开360搜索,键入“作业 跳楼”这样的关键词,
发现开学前后发生的心理危机事件不少,仅2017年下学期,跳楼自杀就有9起。
不知不觉中,开学成了继中高考成绩揭晓之外的又一个心理危机频发期。
假期作业未完成,成了家庭矛盾的爆发点。
假期作业,仿佛成了一道催命符。
为什么,假期作业会完不成?
为什么,完不成假期作业,那些孩子会自杀?
溪姐认为,那些孩子的家庭教育,可能存在三大缺失。
2
首先是生命教育的缺失,中国人忌讳谈论死亡,认为不吉祥。
很多孩子并不清楚,自杀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!
溪姐曾写过一篇文章——
《相信吗?父母的格局,会影响孩子生命的广度和长度!》
这篇文章里,有一个初三的女孩,成绩优秀,
因为感到压力过大,她服药自杀。
服药前后,她表现出惊人的淡定,仿佛去意已决。
直到医院组织7个科室的医生进行大会诊,她才感到害怕。
每见到一个医生,她都说:“一定要救活我,求求你们了。”
她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是:“我有信心,我一定活过来!”
然而,医生尽了最大努力也未能挽回她的生命。
这个求生欲望很强烈的女生,生命定格在14岁的花样年华。
中国的孩子,亟需生命教育。
生命教育的目的,在于帮助孩子认识生命、珍惜生命、尊重生命、热爱生命。
从生理、心理和伦理三个层面关怀孩子的生命历程,
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意义,感悟到生命的可贵,珍惜生命的每一天。
没有了生命,其他都是空谈。
3
第二,是家庭规则建设的缺失。
俗话说,不依规矩不能成方圆。
为什么家长有必要给孩子“立规矩”呢?
詹姆士·杜布森博士在《勇于管教》曾说:
“如果悬崖边上设有栏杆,
那么人就敢靠着栏杆往下看,
因为不会害怕摔下去;
如果没有栏杆,
大家在离悬崖很远的地方就停住了,
更别说站在悬崖边缘往下看了。
栏杆就是界限,知道界限的孩子会有安全感;
相反,没有界限的孩子没有安全感,
因为他不知道安全的尺度在哪里。”
给孩子立规矩就是立界限,定尺度。
一个家庭,如果能够奉行一些好的规矩,
就会养成好的家风,自然孩子也会变得优秀。
这个道理家长都懂,就是不知道怎么去做!
孩子放假了,往往只说一句话:每天都要好好做作业哦!
天天见到孩子,也只问一句话:今天做了作业没?
孩子往往会回答,好的好的,今天做了作业。
到了开学,家长才发现孩子的作业根本没做完,
甚至是老师让孩子回家先补假期作业时,
家长才知道孩子在敷衍自己。
怒从心头起,气不打一处来,
什么话能泄愤就说什么,甚至上演全武行。
让孩子一下子觉得生无可恋,
冲动地跳楼,或者采取其他方式自杀。
如果及早引导孩子制订假期学习计划,
每天督促孩子完成计划,
那些悲剧也许就可以避免。
有时,在很多家庭里,不是没有规矩,
而是有规矩,却不起作用。
这样的情形是否见过?
父母对孩子说,玩手机ipad 对眼睛不好,还影响学习,因此规定:
“晚上8点-10点不可以玩手机,不可以看电视,孩子写作业,父母看书。”
可是,当孩子在埋头苦学的时候,
坐在一旁的父母,却偷偷拿起手机,
刷了一下朋友圈,看了一下抖音,还在微博上评论几句。
孩子就会抗议,“不是说好不能玩手机吗?
那凭什么我乖乖写作业,而你们却不守承诺!”
父母往往会回一句:“我这是在处理工作,你嚷嚷什么,写你的作业!”
父母亲手立下了规矩,却又带头破坏了规矩。
孔子说: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!
建设家庭规则,父母要以要求孩子的标准,来要求自己。
(推荐阅读《致父母:有时不是孩子没规矩,而是你亲手破坏了规矩!》)
4
第三,欣赏与肯定的缺失。
每一个人,即便是心智成熟的成年人,
都需要欣赏与肯定。
持异议者,不妨找个安静的时刻,
与自己来场内心的对话。
你会发现,在那些你被欣赏和肯定的时候,
你的内心充满愉悦;
在那些你被攻击和批评的时候,
你的内心充满沮丧与郁闷,愤怒与焦虑。
有的家长,懂得欣赏和肯定孩子,
他的孩子就会越来越自信,越来越优秀。
因“洪荒之力”走红全国的傅园慧,
刚进省队时,就跟大一点的队友们说,自己是个天才。
有人逮住个机会跟傅爸说,
“你们家傅园慧在游泳队里说自己是天才!”
话语里,满是张牙舞爪的嘲弄。
一般父母,可能面子挂不住:“哪有哪有,别听她胡说”。
转头还要批评孩子一句:“你要谦虚一点,别到处张扬。”
但傅爸当着女儿的面,对那个孩子说:
“是的,我们傅园慧真的是天才。”
他的语气里,有一种不容辩驳的坚定。
他随意说的一句话,就成了孩子一生的信仰。
2018 年世锦赛,傅园慧终于打破亚洲纪录。
运动员生涯里,她经常都会对自己说:
我是最好的,我是个天才。
这听起来挺傻的,但是当傅园慧遇到很多困难的时候,
这句话就成了她最重要的力量源泉。
有的家长内心有个完美的小孩儿,
他们习惯对现实中真实的小孩儿,横加指责。
无论孩子怎么努力,都无法得到他们的肯定和欣赏。
他们不知道,犯错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方式。
有一个老师让学生写下父母令自己最难过的话,
孩子们的这些回答,排名靠前:
“就你这傻逼的样子,长大了能有出息?”
“狗东西,你早晚会进监狱!”
“我他妈倒了八辈子血霉,才会养出你这么个东西。”
“你怎么不去死呢?有种你去死啊。”
“等你死了,我用麻布给你裹起来,直接扔对面山上。”
“再哭我打死你!”
“废物,简直就是猪脑子。”
也许,说出这些话之后,做家长的就忘了。
可对孩子而言,句句都是插进他们心里的一把刀。
父母当给孩子怎样的人格滋养?
学习一点共情的技巧,在孩子难过的时候抚慰下他。
养成赞美孩子的习惯,让孩子对生活充满信心!
如何能做到以上两点?修心养性是也。
5 我们
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,承认自己需要学习,不羞耻。
现在就开始学,每天学习一点点。
溪姐是一个21岁孩子的母亲,是过来人。
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,最宝贵的经验,
是在她15岁的时候,我开始了共情和赞美的学习,
这是两个非常有用的工具。
在父母的共情中,孩子会放弃叛逆;
在父母的肯定和欣赏中,孩子会越来越自信。
学习,会让我们成为真正懂得陪伴孩子的那个人。
也会是对孩子,影响最深远的那个人。
南通德智体能拓展中心(如皋校区),面向全国招生,主要针对8-18周岁叛逆期存在网瘾、厌学、叛逆、早恋、亲情冷漠、离家出走等不良行为习惯的青少年,通过专业心理辅导,行为纠正 ,感恩励志教育,劳动体验式教育,法制法规、等特色课程,调整孩子不良行为习惯,招生咨询热线:13306272188 / 18944398386 /13773803188,官网:www.ntdztn.com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
师资力量雄厚
退伍军人担任教官,进行课程训练

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
建立学院档案,全程跟踪训练效果

多元化的训练课程